幼儿园是每个孩子进入集体生活的第一个阶段。俗话说“万事开头难,第一步是最难的也是最关键的开始。
只有从一开始就让孩子感受到集体生活的友好和快乐,宝贝才能知道什么是团队荣誉感,这样才能在未来生活中更好的成长。
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,父母首先就应该提前做一些入园前的准备,比如告诉孩子与小朋友之前应该如何相处,如何做容易受到集体的接纳,以确保能顺利地适应这个最重要最关键的阶段。
每个幼儿园的教师资源是有限的,每个老师耐心程度也是有限的。小朋友在家形成一些不好习惯,家长不知道让孩子收敛带到幼儿园被老师发现,那后果会很严重。
再加上这些孩子总是随意的表现自己的坏习惯,就必然会受到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们的排挤。
这就是幼儿园的“潜规则”。最后导致孩子没有办法融入到班集体,从而让孩子产生讨厌学习,甚至放弃学习的心思!
孩子的世界就如同一张“白纸”,但有时候一些不成文的潜规则摧毁了孩子的纯真心灵,迫使孩子受到异于他人的对待。现在开学的时间已经悄悄临近,很多的小朋友又要重新返回到幼儿园当中。
还有那些已经到了上学年纪但是还没入园的宝宝。家长也要准备找幼儿园,认为幼儿园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,但同时很多家长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担心,怕自己的孩子不能适应新的集体生活。
所以家长们在找幼儿园的时候,要先提前了解幼儿园存在哪些“潜规则”,以便让自己的孩子更快的融入陌生环境。
幼儿园“潜规则”曝光:这三类孩子更吃香,老师不说家长也要有数!
1、锻炼自己的孩子有一定自理能力
孩子第一次和很多陌生孩子一起进入集体生活,家长应该提前在自己家给孩子做一些自理性训练。
比如让孩子学会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,不要等老师问,老师是不会发现的。再例如告诉孩子如果想去洗手间,一定要提前跟老师说,不能等到老师问了才说。
假如自家的孩子连最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没有,大部分的幼儿园也是不会收的。所以宝爸宝妈最好提前对自家孩子,在自理方面提前给予相应的训练!
2、遵守规矩和有礼貌的孩子更受老师的喜欢
熊孩子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不守规矩,不懂礼貌。在他们的意识里,只有他自己,完全忽略自己的做法和说话内容对环境产生的影响。
假如想提前防止自家宝宝变成别人口中的“熊孩子”,家长应当在孩子快上小学的时候,告诉孩子与人交往中最重要的礼貌行为。
让自己孩子成为一个懂礼貌、会说话、情商高的孩子,才能更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。
再说中国历来被称为“礼仪之邦”,是最讲究礼仪的国家。懂得礼仪,可以更好地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。而对于孩子来说早一点懂文明懂礼貌,这样才能在学校受到欢迎。
而文明礼貌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植入到孩子的潜意识里,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教给他们使用文明礼貌的表达方式,无论是在自己家里还是在家里以外的地方。
3、让孩子接受情绪管理训练
接受过情绪管理的孩子和完全没有接受过的孩子,在碰到同样的困难时,处理问题的方法和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是完全不同的。
接受情绪管理训练的目的是让孩子可以清楚地说明自己的感受,并且找到对应的处理问题的方法。
当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提升了,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情就不会有无力感、感觉自己要崩溃了,因为他们已经完全习得了如何应对各种情绪的变化。
一个懂得处理自己情绪的孩子,一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,是一个受众人欢迎的人。
总结:
老话说“无规矩不成方圆”。伴随着孩子渐渐长大,他们的习惯和行为也已经渐渐形成。
虽然每个父母都被提倡要按照孩子自己的本性去教育培养,但是并非任意随意地去养育。如果孩子在小的时候没有规则意识,想做什么就做什么。
那么后果是等到他们长大了以后,就很难再去修正和改进了。
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,我们家长就应该有意识培养孩子的好的性格和管理情绪能力,这样才能让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。
假如父母已经考虑把孩子送到幼儿园,那么在入园前,请观察孩子是否具备以上这些能力。
如果没有,推荐陪孩子看看这一套有关好性格品格培养的绘本《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与行为习惯与情商培养全套绘本》。
这套绘本解决孩子进入幼儿园的各种不适应,里面的故事非常真实,而且能通过故事预演幼儿园中可能遇到的问题,该如何解决。
以儿童成长过程中常见的行为、能力等主题,如安全意识、刷牙、洗手、讲礼貌、不挑食等,以简洁有趣的故事,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,培养儿童的安全意识。
只有当小孩的一些生活能力掌握得很好,那么入园就会是一件轻松的事。
如果你的孩子打算入园,或者入园不顺利,不妨点击下方看看这套书。